沼氣發酵罐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操作不當或維護不足,可能會出現一些故障,影響其正常運轉和產氣效率。了解這些故障及其解決方法,可以幫助用戶迅速恢復系統功能,確保持續穩定的能源供應。本文將詳細介紹沼氣發酵罐的常見故障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發酵罐內氣體產量低
可能原因:
進料不足或成分不適宜:如果罐內的有機物料量不夠,或者物料中的碳氮比失調(通常理想的碳氮比為20-30:1),會影響微生物的活性,導致氣體產量下降。
溫度控制不佳:發酵過程對溫度敏感,若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降低沼氣產量。
解決方法:
優化進料管理:定期檢查并調整進料量,確保足夠的有機物供給。根據物料特性,適當添加輔料(如秸稈、糞便等)以調節碳氮比,促進微生物活動。
加強溫度調控:安裝溫控系統,保持罐內的溫度在適宜范圍內(常溫發酵約20-35°C,中溫發酵約35-45°C,高溫發酵約50-60°C)。必要時,采用加熱裝置或保溫措施來維持恒定溫度。
二、罐內pH值異常
可能原因:
酸化過度:當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揮發性脂肪酸過多而未能及時被產甲烷菌轉化時,會導致pH值下降,形成酸中毒現象。
堿度過低:罐內的緩沖能力不足,無法有效中和代謝產物中的酸性物質,也會引起pH值失衡。
解決方法:
調整物料配比:通過增加富含碳源的物料(如玉米秸稈、稻草等),減少高蛋白或高脂類物料的比例,避免酸化過度。同時,適量添加石灰石粉或其他堿性物質來提高堿度,穩定pH值。
監測與調控:定期檢測罐內的pH值,并根據結果采取相應措施。對于已經發生酸化的發酵罐,可以引入新污泥或接種高效產甲烷菌群,加速酸性物質的轉化。